孫亞楠:涵養(yǎng)清正廉潔好家風
作者:孫亞楠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中辦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培養(yǎng)廉潔自律道德操守,引導領導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把廉潔要求貫穿日常教育管理監(jiān)督之中,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人民網)家風建設是領導干部和黨員干群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保障線,是直接反應廉潔文化建設的“直通車”,唯有筑牢家風建設地基,“照明鏡以正衣冠”、“守初心以定信念”、“嚴自律以守底線”,才能蓋好家風建設的“高樓”“大廈”。
學典型,照明鏡以正衣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是社風、市風、政風、國風的“細胞”,縱觀古今,家風與政風、治家與治國緊密相連,可以說齊家是治國的前提。但是,為官不管“家務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后院起火”等并不鮮見。家風建設不牢固,就會產生重心偏離、背離初心、知行不一等各類問題。《舊唐書.魏徵傳》中寫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諸多革命先輩把家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毛澤東同志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恩來同志在總理生涯中,始終踐行“探親的親屬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他的關系”等十條家規(guī)……要繼承和弘揚好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守初心,常帶頭以定信念。“萬物得其本著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理想信念是家風建設的精神支柱,是領導干部保持黨的團結一致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不動搖,才能經得住各種考驗,拒腐蝕、永不沾。加強家風建設,要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以身作則、廉潔自律、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奉公再到廉潔治家。要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不良風氣,不斷培厚良好的生態(tài)土壤。要不忘初心、堅守正道,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去庸俗、遠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嚴自律,知敬畏以守底線。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是執(zhí)政興國的中堅力量,治國理政的“關鍵少數”,在家風建設中,領導干部同樣是主導力量,發(fā)揮著“風向標”作用。倘若領導干部背離黨性,家風不正......就會丟掉宗旨,被歪風“圍獵”。新制定、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等黨內法規(guī),規(guī)定了“家風條款”,要求領導干部做到“廉潔齊家”,家風建設由“軟要求”變成“硬約束”。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將家風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齊家,形成“頭雁效應”,防止“枕邊風”“親戚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要樹立好的家風、家約、家規(guī),嚴格約束和管理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用廣大家庭的“小家”力量,凝聚起優(yōu)良家風的“大家”力量,展現(xiàn)新時代好家風的精神面貌,讓千千萬萬家庭的家風成為支撐起社會好風氣的新風尚。
- 0
- 0
- 0
- 0
- 0
- 0
- 0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丁家發(fā):外賣“食安封簽”不能“封”不上
丁家發(fā):保健品“坑老”須精準整治和嚴打
張艷曉:疫情“快走開”,鄰里情“留下來”
郭喜林:從小區(qū)攢24萬給業(yè)主分紅說起
楊麗娟:加引號的“情誼”不要也罷!
葉金福:“幼兒上網課”真的沒必要
丁家發(fā):扒去餐飲最低消費的“馬甲”
袁文良:職場當消除35周歲的隱形門檻
于興杰:匯集物力、發(fā)揮智力共同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