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高價彩禮” 呼喚傳統(tǒng)婚禮道德精神回歸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今年春節(jié)過后,踏上返崗歸途,來自中部地區(qū)農村的王先生內心有些焦慮:年過30的他又被家里催婚了。“在老家,我確實是大齡青年了,可現(xiàn)在找對象、結婚也沒那么容易。”王先生坦言,在當?shù)?,男方打算結婚,一般要備好房、車,還要出一筆彩禮。彩禮金額大致20萬元,全部加起來至少六七十萬元。王先生算了一筆賬:每月打工掙6000多元,一年存下三四萬元。如果僅靠自己打工,很難在短期內攢夠這筆費用。(人民日報海外版3月27日)
生在北方某縣城的小劉面臨和王先生類似的煩惱。在小劉的家鄉(xiāng),彩禮數(shù)也在20萬元上下,但當?shù)睾芏嗳思矣信时刃睦怼?ldquo;對男方來說,如果誰家彩禮少,很沒有面子;對女方而言,彩禮越高,就覺得嫁的閨女越厲害。”正是基于這種心理,彩禮超“行情”的情況并不少見。
很長一個時期,一些地方的彩禮居高不下,甚至出現(xiàn)了越是偏遠山區(qū)彩禮越高的怪象。個別地區(qū)還流行“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三兩”的說法。所謂“萬紫千紅一片綠”,是指1萬張5元鈔票、1000張100元鈔票和1張50元鈔票;而所謂“三斤三兩”,則是指三斤三兩的100元鈔票。怪嚇人的。
作為我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婚俗禮儀,彩禮有一定合理性,但“高價”顯然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高價彩禮不僅讓“禮”變了味。而且很可能使部分農村家庭“因婚致貧”、“因婚返貧”,進而產(chǎn)生家庭糾紛和代際矛盾,給社會徒增不穩(wěn)定因素。
有專家認為,“婚禮是一件嚴肅的事,高價彩禮把這層含義沖淡了。”指出:“這是一種陋俗,也是對人的不尊重,與傳統(tǒng)婚禮內含相悖。”可謂直指問題要害。“婚禮”之“禮”,該是讓人們對結婚有敬重之心,認真對待婚姻。而絕非肆意抬高“禮”價。有些人認為,“彩禮是女兒身價的標志,彩禮要得少會讓人笑話”,這首先是個思想觀念問題。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人認為“好面子、隨大流”是索要高價彩禮的第一原因。還有,“媒婆”等婚姻中介從彩禮中“抽成”也助推了彩禮金額的不斷“走高”。據(jù)了解,在有些地方,一些職業(yè)媒人為賺取中介費,慫恿女方父母索要“服裝購置費”、“離娘錢”、“菜水錢”等,并從高價彩禮中抽成10%甚至更多。這些問題不妥善、有效解決,始終會是高價彩禮的一個“梗”。
近5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xù)多次點名“高價彩禮”,從中央到地方,積極推動婚俗改革實驗區(qū)建設,“低彩禮”“零彩禮”悄然成風,高價彩禮得到一定遏制,群眾在婚嫁中的支出負擔明顯減輕,摒棄婚嫁陋俗正成為更多人的共識與行動。
前不久,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提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這是中央一號文件5年內第4次點名“高價彩禮”。近年來,各地根據(jù)中央精神,對彩禮“限高”。據(jù)媒體報道,2021年4月至今年1月,河北河間市共辦理新婚登記4726對,其中“低彩禮”“零彩禮”占比88%;河南寧陵等地倡導彩禮不高于3萬元;山東沂水縣楊莊鎮(zhèn)提倡不要彩禮或少要彩禮,一般不超過1萬元,等等。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高價彩禮在部分地區(qū)得到抑制,婚事花費也大幅降低,“好聲音”接二連三,“低彩禮”、“零彩禮”漸成新風,讓人如沐春風。
但也必須看到,高價彩禮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已然反映為高價彩禮“降溫”,為愛“減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建立治理高價彩禮的長效機制。
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都在告誡我們,對高價彩禮的治理是綜合性的,需要政府部門及社會多個方面密切配合、綜合施策,既要從婚宴、彩禮金額的規(guī)定性政策入手,也要在促進家庭和諧、保護女性權益、樹立正確的奮斗觀與愛情觀上下功夫。要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培樹一批群眾身邊自覺抵制高價彩禮的家庭典型,并大力宣揚“不要彩禮要幸福”“婚后共同奮斗”的婚戀觀,形成抵制高價彩禮的強大輿論氛圍。與此同時,不妨從各地實際出發(fā),制訂一些具體約束性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通過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探尋有效的解決途徑。一方面,要優(yōu)化服務舉措,完善相關激勵機制。為“低彩禮”、“零彩禮”者提供集體婚禮、免費體檢、創(chuàng)業(yè)擔保貸款等暖心支持服務。一方面要全面推進人們對中華優(yōu)秀婚姻家庭文化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讓 “低彩禮”“零彩禮”蔚然成風,亟需在呼喚傳統(tǒng)婚禮道德精神的回歸上做文章、下功夫。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貴州“村BA”籃球賽火爆的啟示
山東:推進媒體融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尚凡:“欠薪8年”不該止于“收到欠薪與利息
井夫:打擊“陌生快遞”詐騙亟須多方合力
郭喜林:從“不要彩禮,要幸福”說起
殷建光:博鰲昂揚發(fā)展擔當 論壇賦能世界發(fā)展
游客給猴子喂食遭掌摑,何不嘗試“人猴分離”
游德福:為老服務看得見摸得著,細節(jié)體現(xiàn)關懷
苗鳳軍:公園里扯證,美好生活更來自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