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泰:莫言的幾個“轉折點”
[導讀] 十多歲時突然輟學,是莫言最難以忘卻的人生挫折,刻骨銘心。由于“倒霉”的中農成分和得罪了管理學校的貧農代表,莫言小學未畢業(yè)即被剝奪了接受教育的權利,回家割草放牛,參加農...
作者:梁守泰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所謂“轉折點”,是指人的成長或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改變原來方向的時間或對改變原來方向起決定作用的事情。人生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決定了人的一生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轉折點”,對人的生活和事業(yè)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重大影響。
從莫言的人生經歷和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其生活和事業(yè)的幾個“轉折點”特別明顯?;蛟S是命運對莫言的格外眷顧,這些“轉折點”都與文學創(chuàng)作密切相關,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促進了事業(yè)的成功。
小學輟學:成長的轉折
十多歲時突然輟學,是莫言最難以忘卻的人生挫折,刻骨銘心。由于“倒霉”的中農成分和得罪了管理學校的貧農代表,莫言小學未畢業(yè)即被剝奪了接受教育的權利,回家割草放牛,參加農業(yè)勞動。可想而知,每當他從學校門前路過時,他心中該是多么悲涼與失落!對于一個正值學齡的少年兒童來說,過早地離開學校和同學,這是一件異常殘酷的事情。
然而,壞事有時候可能會變成好事。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也可以具有特殊的積極意義。從文學角度來看,莫言小小年紀即過成人生活,與大自然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及早地去閱讀社會這本“大書”,為他后來寫作提供了獨特的資源。這種資源是在學校里、書齋里是無法得到的,而且這種資源對于一個作家來說又是不可或缺、非常關鍵的。憑著這一“資源優(yōu)勢”,再加上后來經刻苦自學彌補了學校教育的缺憾,最終促成了莫言文學事業(yè)的成功。倘若他沒有這種痛苦的失學經歷和社會磨煉,而是走一條從小學到中學、從大學到讀研的“常規(guī)”成長道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莫言。
入伍提干:生活的轉折
莫言從小為了能“一天三頓吃餃子”,就做起了“作家夢”,但他并非浪漫主義者,而是現(xiàn)實主義者。他深知,缺吃少穿、低人一等的牧童生活、打工生活,無法為踏上文學之路提供物質基礎。當務之急是,盡快擺脫目前的窮困生活,改善生活環(huán)境、人生境遇。雖然本來與他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中農成分,致使他連續(xù)幾年體檢合格當兵未成,但他百折不撓,終于在1976年鉆了個空子“跑”掉,走出平安莊入伍了。
在軍營中能夠吃飽穿暖,生活、工作環(huán)境得以改善,莫言還是不能心滿意足,因為這畢竟是暫時的。幾年之后,他可能退伍返回家鄉(xiāng),再次開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于是又做起了“提干夢”。當兵六七年,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站崗、勞動和教學上,而只在業(yè)余時間寫作,目的是為了工作上多出成績,博得領導賞識,爭取提干。在從士兵中直接提干的政策取消后,莫言一度心灰意冷。好在命運待他不薄,在部隊領導的器重和幫助下,他憑著出色的教學成績和寫作才華的顯露,于1982年夏被破格提干,從此有了穩(wěn)定而安心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消除了后顧之憂,為之后的小說寫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軍藝進修:創(chuàng)作的轉折
1984年,莫言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成為軍藝的首期“黃埔生”。在這里,他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了文學基礎理論,為日后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在當時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他閱讀了大量文革期間被禁的外國文學作品,深受啟發(fā),幡然夢醒。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開始明白了“文學是怎么回事”。軍藝的課程也別具特色,實行的是“狂轟亂炸”式教學。各行各業(yè)的名流,包括知名作家和其他方面的專家學者,紛紛被邀請前來授課,以期收到觸類旁通之效。莫言由此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當時的軍藝文學系主任、莫言的恩師徐懷中,不僅破例給了他報考軍藝的機會,而且給他“開小灶”,幫助他分析作品,找出毛病,探尋獨特的寫作風格,推薦發(fā)表作品,給莫言很大幫助。
通過在軍藝兩年的學習深造,使莫言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質的飛躍。他開始由模仿福克納和馬爾克斯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到及早自覺地遠離這兩座灼熱的“高爐”。他開始由上面宣傳什么、提倡什么就寫什么,寫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長的東西,轉為創(chuàng)立自己的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xiāng),寫自己的故鄉(xiāng),寫自己和自己熟悉的人與事,于是有了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和代表作《紅高粱》,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
部隊轉業(yè):環(huán)境的轉折
上世紀九十年代,莫言在經歷了一場《豐乳肥臀》風波之后,感到已經不適合繼續(xù)留在部隊。再說,部隊畢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自有其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對于莫言這種性格和風格的作家來說,似乎多了點約束。為此,莫言主動要求轉業(yè),很快得到批準,他來到了檢察日報社影視部工作。
在檢察日報社工作的十年,莫言得到了較為寬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他每天可以不用坐班,專心創(chuàng)作。同時,他還以報社記者的身份,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深入各行各業(yè),廣泛接觸社會,并多次出國訪問,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社會生活積累。他的許多重要作品,如《生死疲勞》、《檀香刑》等四部長篇以及幾十篇散文等等,就是在此期間完成的。轉業(yè)之后,工作、生活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達到了新的層次,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縱觀莫言所經歷的幾個“轉折點”,有的是由不可抗力促成,有的是由個人主觀努力促成,有的是由貴人相助促成,有的則是由個人努力和貴人相助綜合促成。輟學是他自己無法選擇的轉折,他只能“順勢而下”,在抗爭中求生存,這就需要磨練頑強的適應能力。從部隊轉業(yè),尋求更為寬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是完全由他個人做出的正確決定。而當兵提干和到軍藝進修,則是由上述幾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不僅要有厚實的才學積淀、出色的工作成績,還要有敏銳的戰(zhàn)略眼光和機動靈活的選擇能力。
著名作家柳青有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他所說的“緊要處”,就相當于“轉折點”。對于正值年輕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人來說,邁好關鍵的幾步,適應、創(chuàng)造和利用好“轉折點”,就可能走向人生和事業(yè)的成功,反之則可能陷于失敗境地乃至自我毀滅。
相關新聞:
·金真:真正在炒作莫言的不是外媒 (2012-10-10)
·辛光宇:莫言小說《蛙》獲不獲諾貝爾文學獎不重要 (2012-10-11)
·郝方: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真相 (2012-10-11)
·潘俊臣: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化強國”的強心劑 (2012-10-11)
·龐青松: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有何啟示? (2012-10-11)
·劉運喜:莫言獲諾獎指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 (2012-10-1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業(yè)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梁守泰:莫言的幾個“轉折點”
程振偉:新時代師者要有“高地”“紅線”意識
郭喜林:“落葉不掃”不僅是留住了美景
程振偉:動輒“從娃娃抓起”,下一代怕接不住
鄧尤福:以合成艷照敲詐干部為何屢有得逞
郭喜林:“我也生理期過”又怎么樣?
曾德鳳:家長好壓力
趙常飛:年輕干部要奮斗在最基層服務群眾
朱明飛:嚇唬男友跳站臺,莫給魔鬼可乘之機
吳向勇:傳統(tǒng)美德也需要“呵護”
程振偉:新時代師者要有“高地”“紅線”意識
郭喜林:“落葉不掃”不僅是留住了美景
程振偉:動輒“從娃娃抓起”,下一代怕接不住
鄧尤福:以合成艷照敲詐干部為何屢有得逞
郭喜林:“我也生理期過”又怎么樣?
曾德鳳:家長好壓力
趙常飛:年輕干部要奮斗在最基層服務群眾
朱明飛:嚇唬男友跳站臺,莫給魔鬼可乘之機
吳向勇:傳統(tǒng)美德也需要“呵護”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