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體娛樂 > 列表

陳立:也論刀郎新作《羅剎海市》

2023-07-26 16:35:31 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2023年的7月注定將被寫進中國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發(fā)展史。7月19日,歌手刀郎推出了名為《山歌寥哉》的全新專輯,其中《羅剎海市》在短短3天內(nèi)迅速走紅網(wǎng)絡并引發(fā)了現(xiàn)象級全民大討論。...

  作者:陳立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2023年的7月注定將被寫進中國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發(fā)展史。7月19日,歌手刀郎推出了名為《山歌寥哉》的全新專輯,其中《羅剎海市》在短短3天內(nèi)迅速走紅網(wǎng)絡并引發(fā)了現(xiàn)象級全民大討論。這首歌不僅旋律上頭,更因其歌詞晦澀難懂、內(nèi)涵豐富而備受關注。

  首先來看歌詞全文。

  “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茍茍營/茍茍營當家的叉桿兒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未曾開言先轉(zhuǎn)腚/每一日蹲窩里把蛋來臥/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只雞/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打西邊來了一個小伙兒他叫馬驥/美豐姿 少倜儻 華夏的子弟/只為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龍游險灘流落惡地/他見這羅剎國里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半扇門楣上裱真情/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愛字有心心有好歹/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女子為好非全都好/還有黃蜂尾上針/西邊的歐鋼有老板/生兒維特根斯坦/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那馬戶又鳥/是我們?nèi)祟惛镜膯栴}”

  網(wǎng)友說,現(xiàn)在沒有點文化都聽不懂歌了。對《羅剎海市》的確如此。筆者嘗試將其翻譯轉(zhuǎn)述成大白話。

  “向東兩萬六千里是羅剎國,是一片充滿污穢的地方。那里的人們都是一丘之貉,從事著茍茍營營的買賣。有一處風月場所,后臺老板叫馬戶。其中有一名很有名氣的員工叫又鳥,她外貌丑陋——兩耳傍肩三孔鼻,行為“異常”——總是把性感部位展示出來、忙著接客待客,還總是油腔滑調(diào)、雞賊好斗。馬戶不知道自己很愚蠢,又鳥不知道自己很下賤。是的,自古以來,風月場所那些姑娘都打扮得很高雅,而那些鴇母、鴇公都很有淫威。從西邊的華夏來了一個叫馬驥的小伙兒,他美豐姿、少倜儻。他因為坐船出海被風浪沖卷到了這方惡地。他看到這里是非顛倒、美丑不分、黑白淆亂:馬戶居然愛聽那又鳥的歌曲,母雞三更天就起來打鳴,風塵女居然把愛情掛在嘴上,人們居然把烏鴉的翅膀描成紅色的、把畫皮畫成黑色的、把雞冠繡成綠色的、把金子鑲嵌在鞋子上……可是那煤蛋生來就黑,不管你怎樣洗也洗不白。豬狗怎么能登上畫堂呢,鞋拔怎么能作為如意呢?愛字有心心有好歹,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女、子兩字組合為好,但女子并非全都好。須知“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西方有個做鋼鐵買賣的大老板,生了個兒叫維特根斯坦,他有一句叫“假話能得好處,誰還愿意說真話”的名言。真話與謊言,善良與惡毒,美與丑,白與黑,是與非,這些二難選擇是我們?nèi)祟惖母締栴}。”

  讀到這里,這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影射了什么現(xiàn)象,想必大家就已經(jīng)清楚了。至于有沒有指桑罵槐,除了作者本身,外人不得而知。

  原作中有主人公馬驥在羅剎、海市兩個國度的奇遇記,有與龍女的愛情故事,返鄉(xiāng)省親盡孝的親情故事,感人和可寫的挺多。但卻沒有雞和驢這兩個形象及其故事。刀郞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這兩個形象?我想這正是深入理解這個作品的最好切口。雞應該是象征精明好斗或墮落下賤,驢則象征愚蠢不化或濫施淫威,二者組成兩個相對的極端形象,且同流合污、狼狽為奸。創(chuàng)造這兩個反面形象,就是為了讓二者表演、對話,以進一步揭示它們茍茍營營的真面目。主人公馬驥眼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就眼見了世間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白與黑,是與非,理想與現(xiàn)實。

  再來看其專輯簡介。

  “書契以來,代有歌謠。自楚騷唐律,爭妍競暢,而民間性情之響,遂不得列于詩壇,于是別之曰“山歌”?!渡礁枇仍铡肥抢^《彈詞話本》后,結(jié)合了聊齋文本與民間曲牌印象的主題概念專輯,此系列嘗試構(gòu)建流行音樂與民間傳統(tǒng)文化共生共存的音樂生態(tài)。

  明代新興市民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全新審美意識的開始,《聊齋》繼承了馮夢龍對于市民倫理的認同觀念,描繪了現(xiàn)實之境與理想世界、男與女、善與惡、債與償、強與弱、神圣與褻瀆,充滿了對立。雖然現(xiàn)實與幻境都伴隨著各種殘缺,但《聊齋》絕不是幻滅的悲歌,其中的許多篇章都充滿了理想的光輝,是我們得以管窺那個不屬于我們的時代之洞眼。然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圖樣,本專輯的十一首作品則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山歌”。遄飛逸興,狂固難辭;永托曠懷,癡且不諱。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仙境鬼域、人間,羅子浮迷途走入仙境,馬驥泛海往返于龍宮和羅剎國,朱孝廉入畫……沖突與糾葛在光怪陸離中將人的心靈世界撕開一個小口,于虛擬的異托邦中完成內(nèi)心的自我重構(gòu)。

  新專輯《山歌寥哉》包括11首歌曲,分別是序曲、花妖、顛倒歌、畫壁、靜聽、畫皮、路南柯、羅剎海市、翩翩、珠兒、未來的底片,每首歌的曲調(diào)和韻味都讓人沉醉,這十一首歌曲的調(diào)子分別來自與廣西山歌調(diào)、時調(diào)、栽秧號子、繡荷包調(diào)、鬧五更調(diào)、銀紐絲調(diào)、沒奈何調(diào)、靠山調(diào)、道情調(diào)、河北吹歌、說書調(diào)。

  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山歌乃民間性情之響。唱民間的歌,說民間的事??v觀中國傳統(tǒng)音樂歷史,是一部“一曲多變”的過程史,所有的產(chǎn)物都是中國人內(nèi)心審美的本真追求。在中國傳統(tǒng)民間音樂的流傳演變中,遵循“同源共祖、曲調(diào)沿用、用中有變、變不離宗”的創(chuàng)作理念。十一首原創(chuàng)作品,十一段民間歌曲印象。線性旋律思維秉持自身的合頭、合尾、加花、增值、減板、借字、變奏手法,在音色、節(jié)奏、律動、速度、動態(tài)、調(diào)性的共同作用之下,使中國傳統(tǒng)音樂在流傳、再創(chuàng)作中千變?nèi)f化,這就是中國音樂的特色和神韻所在。

  此專輯作品成一家之言,以己之“視界”,遙探他之“視界”,合時代之烙痕,承古今以《山歌寥哉》。過去已載入歷史,當下也將邁向歷史。然歷史的魅力總是伴隨著神秘出現(xiàn)于人們的視線之內(nèi)。遙遠的時代客觀上也許永遠是個謎,因為“未知”,才會覺得其越發(fā)充滿神秘性。因為迷惑,所以探究。歷史是人的歷史,無論是音樂還是文學,都將回歸到“人”、“作品”、“時代”,并以此回饋給未來的人們。”

  從其簡介,作者一開始就把民間歌謠與楚騷唐律對比起來,指出“民間性情之響”“不得列于詩壇”“于是別之曰‘山歌’”。而對于這種不平等的地位,作者是抱著憤慨不平的。從民間歌謠到民間傳統(tǒng)文化,作者情有獨鐘,指出《聊齋志異》絕不是幻滅的悲歌而是充滿了理想光輝的篇章。他進一步指出,“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山歌乃民間性情之響”。意即居于正統(tǒng)地位的詩文、歌劇等文學藝術可能有假、可以有假,但民間的文學歌謠卻乃性情之響,絕無矯揉造作、驕奢淫逸、紙醉金迷、聲色犬馬、靡靡之音的可能。最后指出,“此系列嘗試構(gòu)建流行音樂與民間傳統(tǒng)文化共生共存的音樂生態(tài)”。直白地說,就是希望正統(tǒng)音樂文化能給民間音樂文化一個生存空間,讓二者共生共存。這是作者作為民間音樂人一直努力想要的平等的生存權(quán)、發(fā)展權(quán)。

  的確,整張專輯特別是《羅剎海市》聽下來,人們總覺得作者是在揭露什么、批判什么、攻擊什么,但與其說其在泄私憤、爭私譽,還不如說是在為整個民間音樂文化爭地位、爭生存與發(fā)展權(quán)利,與其說其在聲討自己的宿敵,還不如說對整個所謂正統(tǒng)發(fā)出了檄文。作者的民族民間文化情懷躍然紙上,作者的民族民間文化戰(zhàn)士的形象呼之欲出。

  是的,嬉笑怒罵皆文章,行藏去留盡話題。但愿《羅剎海市》《山歌寥哉》的熱度之下,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關于對作品本身的深刻解讀和關于現(xiàn)代文學文化音樂的有意義的思索,而不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或快意恩仇的陰謀論調(diào)。

更多

熱門關鍵詞:刀郎 那英 陳立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