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衛(wèi)芳:讓“綠色出行”成為一種全民習慣
作者:廖衛(wèi)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9月17日,世界騎行日當天,江蘇省南通市啟東追風悍馬單車俱樂部舉辦了一場騎行活動,30多名游友用騎行的方式呼吁居民關注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9月19日《江海晚報》)
眼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汽車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的出行便利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大家也應該知道,“開車出行”也常常會遇到道路擁堵、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尤其是許多“開車一族”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大不如以前了,許多人慢慢地患上了“亞健康”疾病。
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相當一部人明明知道“開車出行”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一旦遇上自己出行的時候,有的人還是出門離不開車子。有的明明只要幾分鐘的路程,也要發(fā)動車子開車前往;有的明明知道上下班是交通擁堵的高峰時段,卻也要開車去“湊個熱鬧”;有的甚至一天不開車出門就感覺不舒服。“開車出行”成了許多人每天的必修課。殊不知,“開車出行”不但不利于環(huán)保、不利于交通順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而且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而“綠色出行”就不一樣。它不但不會給城市的道路添堵,不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也利于我們的健康。如今我們的城市都設立共享單車租賃點,騎單車出行都很方便。無論是步行出行,騎單車出行,還是乘坐公交車出行,都是一種很不錯的綠色、低碳出行方式。
因此,筆者以為,綠色出行、低碳出行應成為我們每一位市民的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只要路途不遠,或步行、或騎車、或搭乘公交車等,都可以為我們城市道路的“緩堵”、城市的“環(huán)保”等作出貢獻。同時,又可強身健體,讓自己每天都享有健康、快樂的幸福生活。如此一舉多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少些“開車出行”,多些“綠色出行”,讓“綠色出行”成為一種全民習慣吧!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丁家發(fā):居家養(yǎng)老“服務到家”不失為養(yǎng)老創(chuàng)新
周志宏:整治“‘免費安裝’卻收費”怪象須多
葉金福:學生文具“玩具化”值得警惕
郭喜林:紀念“九一八”,把匹夫有責轉化為行
朱波:不忘歷史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
周志宏:靜音模式”是“助學活動”該有的樣子
游德福:逆境不棄圓夢清華,奮進是成功密碼
苗鳳軍:東北大學百年華誕,與時代同輝
丁家發(fā):過期飲料何以成馬拉松選手“官方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