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學沙龍 > 列表

豐富多彩的端午文化

2016-05-11 16:08:43 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6月9日,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即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民間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夏五、重五等。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作者:袁文良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6月9日,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即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民間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夏五、重五等。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據(jù)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文化。如今,“端午節(jié)”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端午聯(lián):獨具匠心

  在人們心目中,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家家戶戶于端午節(jié)之日都要食粽子,于是有人創(chuàng)作一則短聯(lián):“九子粽;五彩絲”。此聯(lián)雖僅有六字,但反映了端午節(jié)的兩大風俗。據(jù)南朝梁的吳均在《續(xù)齊諧記》中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幅描述節(jié)令的對聯(lián):“端午午時人賞午;立春春日客游春”。上聯(lián)道出了民間過端午節(jié)的氣氛,下聯(lián)則描述了民間立春以后人們紛紛外出踏青尋春游春的情景。同時,上聯(lián)中的三午對下聯(lián)中的三春,可謂嚴絲合縫,自然流暢,讀來的確是興趣盎然。

  在民間,端午之日還有在門上懸艾草、插菖蒲的習俗,以辟邪攘毒。時至今日,流風遺韻,依然可聞。有文人對此以聯(lián)概括:“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聯(lián)語中形象地描繪地艾草在門上迎風招展、其狀若旗的景象,反映出人們看待端午的觀念。且數(shù)目對數(shù)目,偏正詞組對偏正詞組,妥貼工穩(wěn)。另有一聯(lián)也反映了這一民俗:“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該聯(lián)用了兩個比喻,一是將君子比作艾草,二是將圣人比作菖蒲。古時人們普遍認為端午節(jié)邪祟流行,便插菖蒲、懸艾草來辟邪祛祟。同時,人們聯(lián)想到君子以浩然正氣影響百姓,圣人以自身美德保養(yǎng)萬民,雖與艾草菖蒲辟邪作用不同,但在正身佑民方面是一致的,因而聯(lián)語中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蘊意頗為幽遠。

  據(jù)記載,擅長聯(lián)對的明太祖朱元璋于一年端午節(jié)時賜宴群臣,正當眾人推杯換盞之時,他出一則上聯(lián),讓群臣來對。上聯(lián)云:“端門北,午門南,朝廷賜宴于端午”。聯(lián)中的端門北的端和午門南的午合在一起,恰巧為朝廷賜宴于端午中的端午,要想對出下聯(lián)確有一定難度。此時,群臣中的沈應思索片刻,開口對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場取士在春秋”。在明代,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進士;秋榜亦稱乙榜,乙榜取舉人。沈應的下聯(lián)以春秋兩榜對上聯(lián)端午兩門,同時春、秋合成春秋,與上聯(lián)端、午合成端午相對應,可謂對答工巧,貼切自然,得到太祖的贊賞。

  另相傳,古時有一陳姓才子,常與一李姓才子作對互娛。一年端午節(jié),兩人路過一湖畔,姓陳的才子見湖水中的太陽倒影,開口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脫口而出:“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兩人不禁相視一笑。上聯(lián)中巧嵌端午、清明、重陽三個節(jié)氣名;下聯(lián)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個節(jié)令名。以天寒對日暖,形象鮮明,意境優(yōu)美,別有一番情趣。另說從前有一聰穎少年,才學過人。某年端午節(jié)前,該少年參加童子試,重陽節(jié)后又參加鄉(xiāng)試,兩次考試都順利通過。于是,有人撰聯(lián)以示慶賀,聯(lián)云:“端午以前,猶是夫人自稱曰;重陽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乍看此聯(lián),難以理解。其實,該聯(lián)是一則集句隱字聯(lián):上聯(lián)的后半句出自《論語季氏》的“夫人自稱曰童子”,隱去了“童子”二字;下聯(lián)的后半句則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的“君子不以言舉人”,隱去了“舉人”二字。這樣,此聯(lián)的寓意便躍然紙上,即端午前你還是童生,重陽節(jié)后便成了舉人,聯(lián)語貼切,可謂是獨具匠心。

  食粽子:別有風味

  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楚國大夫屈原于投入汩羅江后,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后每逢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南朝吳均在《續(xù)齊諧記》中對此有說明性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一位名叫歐回的長沙人夜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并以五彩線捆后投入江中,自然蛟龍也不去偷了。

  “粽”字古時寫作“糉”,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粽子有最早的文獻記載:“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而把粽子稱“角黍”的記載則可在北宋文字訓詁學家丁度等人全修的《集韻》中發(fā)現(xiàn):“糉,角黍也,或作粽。”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對此有更加明確的注釋:“仲夏端五,方伯協(xié)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而且對其做法有著進一步說明:“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加清楚地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稱之為“角黍”或“粽”:“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至于說粽子的做法,古代文獻中也有詳盡記述,《食經(jīng)》中就記載著一種“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nèi),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妒炒巍分袆t說:“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如強湯餅面。手搦之,令長尺余,廣二寸余。四破,以棗、栗肉上下著之遍,與油涂竹箬裹之,爛蒸。奠二,箬不開,破去兩頭,解去束附。”而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做法則是,先將粽葉(蘆葦葉或竹葉等)泡濕,把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棗仁等為餡,包成三棱形、方形、枕頭形等,然后或蒸或煮,熟后而食之。

  由于“粽子”與“中子”諧音,因而在我國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因此女兒出嫁時母親便以粽子作為一件小禮物送給女兒,婆婆也親手包上幾枚粽子送給新進門的兒媳婦,以求早得貴子。為便于帶,人們便把九枚粽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象征著多子多福。據(jù)說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jié)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后,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清代詩人吳曼云也也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云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我國幅員遼闊,在飲食習慣上各不相同,因而粽子也形成了南北風味。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應該算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于唐韋巨源的《食譜》。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后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最大的粽子則是產(chǎn)于廣西南寧的大肉粽,每只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而湖州的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并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這種豆沙香、潤、細、滑。另外,北京粽子個頭較大,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shù)也采用果脯為餡,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講究,工藝復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五芳齋”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稱。它的粽子從選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許多海內(nèi)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后,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

  粽子雖然說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食用粽子可不是中國的專利,國外有諸多國家也有食用粽子的習慣,只是在做法上有所不同。日本人在過節(jié)時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普遍將粽子包成錘子形狀;緬甸人也喜愛吃粽子,但和端午節(jié)沒有什么聯(lián)系,他們是用糯米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樣做成的粽子酥軟、甜滋滋的,吃時香味撲鼻,令人回味無窮;越南人在端午節(jié)吃的是方形咸粽,這種粽子是用蝦、瘦肉、鴨蛋黃、紅豆做餡,頗具閩粵風味。還有一種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團,將椰絲、紅豆或綠豆餡塞入粉團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新加坡人都很愛花,每當有客人來訪時,主人都會送上幾束花,且還會端來花汁浸染的粽子請客人來品嘗,這種花汁粽子是用綠葉包成多角形狀,只有雞蛋那么大小,展開綠葉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綠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澤誘人,吃起來味道清香可口;馬來西亞人所做的粽子則與廣東一帶的粽子有點相似,除了較常見的鮮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種外,還有豆沙和椰蓉等幾種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在墨西哥,粽子被叫做“達瑪爾”,所用的原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餡,用玉米或香蕉的葉子包成,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賽龍舟:盛況空前

  端午節(jié)這天,我國各地的人民群眾除了食用粽子的風俗以外,還有一種十分盛行的水上體育運動——龍舟競渡。這一民間習俗,相傳是為了拯救溺水屈原。其實,早在屈原跳入汩羅江之前的西周穆王時期就出現(xiàn)了龍舟。由荀勖與和嶠同著的《穆天子傳》中就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的記載,當時的龍舟競渡,是祭祀活動中一種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后來,人們?yōu)榱吮硎緦η膽涯?,才漸漸地把龍舟競渡運動集中于端午節(jié)前后的幾天。這正如南朝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所記載的那樣:“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江,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

  初唐時,參加競渡的龍舟都比較簡單輕便,人稱“飛鳧”。但每有競渡賽事,都會吸引眾多的平民百姓和達官貴人到場歡呼吶喊,加油助威。每當這時,一些文人不免產(chǎn)生聯(lián)翩浮想,為后人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章,現(xiàn)今讀來,會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唐朝時,被封為燕國公的詩人張說在岳州觀看龍舟競渡時,寫下了一首為后人傳頌的詩作《岳州觀競渡》:“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游。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鼓發(fā)南湖汊,標爭西驛樓。并驅(qū)常詫速,非畏日光遒”。全詩動靜結(jié)合,生動地再現(xiàn)了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中唐詩人張建封則以《競渡歌》為題詳細記述了一場龍舟競渡的全過程:“五月五日天晴朗,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刀。鼓聲三五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瀚波飛萬行,鼓聲劈浪鳴千雪。鼓響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虹掛霓暈。前船搶水已奪標,后船失勢空揮撓。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quán)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今到摧車折楫時。“詩人揚揚百字,生龍活現(xiàn)地記述了一場龍舟競渡,使自然景象的美好、競渡魅力的無窮、爭先氣氛的熱烈融為一體,讀起來仿佛自己也是一名競渡選手。

  到了宋代,端午賽龍舟更加盛行,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金明池龍舟競渡奪標的詳細記載:皇帝和群臣坐在大龍舟上觀看,錦標插在離大龍舟不遠的水中,一名軍校在大龍舟上揮舞令旗,指揮幾十艘小龍舟在水面上擺出各種陣勢,隨后,待號令一發(fā),這些小龍舟都敲鑼打鼓地劃向錦標,奪得錦標者便向大龍舟上的皇帝“山呼拜舞”。整個奪標過程十分熱烈,眾多百姓立于兩岸,搖旗吶喊,觀陣助威。著名詩人陸游的《日舟重五》,就再現(xiàn)了當年賽龍舟的盛況:“斗舸紅旗滿急湍,船窗睡起亦閑看。屈平鄉(xiāng)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詩人邊貢則在觀看競渡之時,當即寫下了《午日觀競渡》一詩:“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字里行間即描繪了競渡的熱鬧場面,又流露出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同時使熱鬧的場景躍然紙上,現(xiàn)在讀起來也無疑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波瀾壯闊地畫面,恨不得也會拍手為選手們吶喊加油。

  明清代以來,龍舟競渡活動在全國各地普及開來,并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即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在屈原的第二故鄉(xiāng)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jié)。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zhèn)鹘y(tǒng)儀式又注入新的現(xiàn)代因素的“龍頭祭”活動。據(jù)介紹,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lián)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

  而今,端午賽龍舟,已是民間的一項體育盛事。據(jù)悉,河南、浙江、湖南、廣東、福建等地今年都將于端午前后舉辦規(guī)模盛大的龍舟賽事,若有幸親眼目睹,再閱讀古代著名詩人詞人留下的詩詞佳作,其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一定會油然而生。

更多

熱門關(guān)鍵詞:文化 端午 袁文良

相關(guān)新聞:
·我在這個城市里  (2014-03-26)
·回味韓城黨家村  (2014-03-30)
·憶麗江  (2014-04-19)
·小邑也可出大賢  (2014-11-1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nèi)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