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學沙龍 > 列表

三弟從老家來

2017-06-17 17:22:00 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三弟從老家來看我。我問他家里過麥的事。前幾天一場暴風雨,聽說麥子倒伏不少,估計會影響收成。我和老伴一直牽掛。...

  作者:李民增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三弟從老家來看我。我問他家里過麥的事。前幾天一場暴風雨,聽說麥子倒伏不少,估計會影響收成。我和老伴一直牽掛。

  “收完了,秋莊稼也種上了。”三弟興奮地告訴我,“七畝地,收了9300多斤,比往年產量還高。今年麥子種得稠,長得特別好。”

  “收這么快啊?”前幾天打電話問他,還說沒動手。

  “用機器,面粉廠從地里直接拉走了。吃面到廠里馱去就行。”

  “什么價?”“過年(明年)給錢,1塊3毛多?,F錢也行,每斤差1毛多錢。”

  “真好!”老伴高興地說,“以前過麥跟過關的樣。硌場,打場,割、捆,拉,累得脫層皮。趕上下雨,哭都沒地方哭去。”做夢也不會想到現在過麥這么省事兒。

  社會發(fā)展真是太快了!六十年代初,我在一個僻遠的古鎮(zhèn)教高小五年級。有一天,我在課堂上給學生談理想,講前途,展望社會的美好發(fā)展前景。說到以后老百姓吃面不用再推磨,下地干活時,帶上一袋糧食,放到村頭磨面屋里,干活回來,就能把面帶回家做飯吃。

  因為那時吃面要到石磨上磨。用一根棍子,別在磨扇上,推著一圈圈轉。研下來,用籮在大簸籮里篩篩,倒上再磨,一晌磨不了多少。許多壯勞力也怕干這活兒,小孩兒更犯怵。期望有一天不用推磨。我說那些話只是設想。

  學生聽了都笑,覺得新奇。

  有一個學生邊笑邊用雙手做成喇叭狀放在嘴上,怕沒人注意他,還站起來轉過身子向全班同學示意。出洋相。

  我問他那是干什么?

  “吹!”他直言不諱。

  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沒批評他,肯定地說:“走著瞧!看我說的準不準!”

  “老師!”許多同學趁機喊起來,“到多咱(什么時候)能那樣啊!”

  “很快!” 我說。

  還真讓我說準了。沒過多少年,各村就陸續(xù)拉上電,安上了電磨。

  如今農村也有了樓房,冬有暖氣,夏有空調,還用上了燃氣,不僅不用拉風箱,鉆大鍋底,連風光一時的煤火爐,煤氣灶都不用了。出門坐汽車,電話手機普及。孩子在出國讀書,還可以視頻,真是做夢也想不到。

  作者簡介:李民增,男,山東省聊城市人。作品在國內外報刊發(fā)表。作品散見于《羊城晚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百科知識》、《聊城文藝》、《魯西詩人》等報刊。出版有詩集《春雨瀟瀟》,詩文集《柳園漫話》。

更多

熱門關鍵詞:老家 弟弟 聊城 李民增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