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破解“蔬果過度包裝”須“三管齊下”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一穗玉米在真空包裝后再裝進設計精美的包裝盒,一個甜瓜或火龍果則被托盤、海綿網(wǎng)套、塑料袋等3層包裝緊緊包裹,連一根香蕉都有自己的獨立包裝,甚至一塊姜或一根蔥也要包一個塑料袋……這是記者在多家商超見到的場景。(北京日報11月10日)
一盒化妝品包5層、一餐外賣裝10個袋;一根香蕉一個袋、一個甜瓜包三層。家住奧運村街道的王女士反映地鐵北苑路北站旁的上品大廈里一家菜鮮果美超市存在蔬果包裝過度問題,“兩根胡蘿卜也要配上一塑料盒,外面再包上塑料袋。”王女士擔心,該類過度包裝會花費較高的人力成本,令蔬果價格偏高,更令居民購買后產(chǎn)生多余的白色垃圾。王女士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爆款直降”、“特價促銷”、“買一送一”、“優(yōu)惠券”、“秒殺”、“閃購”……“雙十一”來襲,線上線下的商家都各展其長,為“買買買”造勢。據(jù)報道,今年“雙十一”,是北京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促銷季。在拉動消費的同時,也帶來了快遞包裝廢棄物激增問題。近日就有市民反映,一些商品包裝過度,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餐飲等領域,其中商超蔬果包裝是“重災區(qū)”。呼吁重視源頭垃圾減量。必須引起有關各方的高度重視。
走訪多家超市發(fā)現(xiàn),蔬果過度包裝情況普遍存在。在西直門外大街陽光大廈地下一層盒馬鮮生超市,聲稱方便消費者采購的獨立包裝,有一些并沒能做到“方便”。在蔬菜貨架上,一棵娃娃菜、一個茄子、一個木瓜等蔬果,不少是在套上一圈海綿網(wǎng)套后,又包上了塑料薄膜;在香蕉柜臺前,記者發(fā)現(xiàn)一根只有120克的香蕉,也被單獨包裝在一個專用塑料袋內。有顧客表示,“過度包裝太浪費。每次買菜后回家拆出盒子、袋子一大堆,別說給垃圾分類增添負擔,就是自己看著也心疼。” 感到心疼的僅僅是這名顧客么?
過度包裝問題不止在超市,在一些菜市場也非常普遍。一卷卷塑料袋就放在菜攤兒前,有的市民一扯就是五六個,每選一種蔬果,無論量多少,均各裝進一個塑料袋中;即便有人不用塑料袋,只將挑好的一棵蔥、兩頭蒜,哪怕是幾根香菜等少量蔬菜放在稱重臺上,店內工作人員仍會用塑料袋將這些蔬菜分類裝袋,有人每次進菜市場,即便買不了幾樣菜,也得用上十幾個塑料袋,而這些塑料袋很難二次利用,每次拿出菜后往往都是直接扔掉。
相關報道顯示,我國快遞業(yè)每年消耗紙質廢棄物900余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并呈快速增長趨勢。值得關注的是,商品包裝過度,不只集中在化妝品、餐飲等領域,時下蔬果包裝也成了“重災區(qū)”,這已然表明,從“限塑”至“垃圾分類”,環(huán)保之路還很漫長。
“雙十一”別忘了環(huán)保。破解蔬果過度包裝,必須“三管齊下”。首先,商家必須遵章守規(guī),履行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無論是電商還是商超,對“用過度包裝展現(xiàn)商品的精美,只會增加消費者的負擔以及白色垃圾”必須形成共識,對蔬果過度包裝堅決說不,同時,在“讓包裝更環(huán)保,推動包裝再利用”方面,積極擔責,加大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fā)和推廣利用,切實推進節(jié)能減排;政府部門責無旁貸。必須嚴格把好監(jiān)管關,加大調查力度,嚴格執(zhí)法,對蔬果過度包裝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視而不見,對消費者的呼聲及訴求充耳不聞,遇到矛盾和困難“繞道走”,甚至“退避三舍”。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應想方設法完善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各方參與節(jié)能環(huán)保。
再者,節(jié)能環(huán)保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責任人。廣大消費者應積極響應綠色環(huán)保主張,對于過度包裝等不環(huán)保行為,積極主動站出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建議。從對蔬果過度包裝說“不”開始,多一些環(huán)保的呼聲,少一些過度包裝之類的不環(huán)保行為。
- 1
- 0
- 0
- 0
- 0
- 0
- 0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廖衛(wèi)芳:“強制休假制度”貴在“落地”
靳玉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筑牢法制屏障
堂吉偉德:儲蓄卡遭盜刷獲賠厘清權責關系
楊嵐宇:醫(yī)患關系緊張背后引發(fā)的思考
維揚書生:別把家長輔導作業(yè)報警當笑話看
堂吉偉德:如何看待“內卷并不是道復雜的人生
程振偉:“座位權”之爭反映考研內卷
曹燦輝:為錯誤言辭致歉,還是應該肯定
丁家發(fā):“自愿降薪”測試忠誠度是變態(tài)奴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