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經驗智慧
作者:許華凌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任人唯賢”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精華,并作為一以貫之的政治傳統保留至今。“任人唯賢”出自《尚書》“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任人唯賢”的意思是,重視人才在治國理政中的基礎作用,并將“以德為本”作為選人用人的根本標準。中國自古以來便堅持賢能治國的傳統,力求通過賢能治國,實現真正的良政善治。
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襄公昏庸無能,他的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另一個叫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國。不久,齊國發(fā)生內亂,齊襄公被殺。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急忙往國內趕,想搶先得到君位。公子糾的師傅管仲一面派人護送公子糾回國,一面親自帶人去截殺公子小白,并親手張弓搭箭。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假裝被射中倒下,瞞過管仲搶先趕回國都,當上了國君。齊桓公即位后,立即派兵討伐公子糾,公子糾被殺死,管仲也被捉住。公子小白的師傅鮑叔牙竭力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終于被說服,不僅沒殺管仲,還讓他當了齊國的宰相,而自己甘當管仲的助手。管仲當上齊國相國以后,鴻圖大展,大力實行改革,使齊國的國力迅速增強。七年后,齊桓公就稱霸四方,成了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因“任人唯賢”而令名大振。
任人唯賢,立國之本。賢良之士是國家的財富、社稷的輔佐,必須舉而用之,“尚賢事能”是治國的根本措施。歷史上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用人方略各有特色,但中國傳統社會對于“賢”的標準逐步趨于一致??鬃油瞥?ldquo;仁、義、禮”,孟子倡導為“仁、義、禮、智”,墨子認為“尚賢者政之本也”,董仲舒的“仁、義、禮、智、信”概括起來就是德和才兩大方面,唐朝魏征認為“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唐太宗認為用人“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明太祖要求“以德行為本、文藝次之”,康熙皇帝更是直言“心術不善、縱有才學何用”……
德才兼?zhèn)湔邽檎谐?,才余德失者為政必亂。因此,以德為先經過歷史印證,成為中國傳統社會選人用人的金科玉律。自古以來,邪不壓正既是民間樸素的政治理念,也是為政者時時自警自省的治理追求。人間正道是滄桑:用清正廉潔之人,用為公為民之人,用敢于擔當之人。歷史告訴我們,能否安邦定國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任人唯賢、得賢而用。想要從根本上實現人安國治、得民心而得天下,務必要選拔賢能之人,通過“賢者在位,能者布職”,國家就會凝聚善緣和力量,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民族復興的千秋偉業(yè)。中國傳統社會制度擁有超長的時間縱深,經歷了百折千回的錘煉,體現出政治的智慧和對人性的思索,我們應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經驗智慧。
“任人唯賢,選賢與能”是中國古代吏治的精髓。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賢能治國,從未中斷賢能政治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智慧和經驗。賢能政治的影響也一直持續(xù)到今天。“任人唯賢”是中國共產黨選拔、培養(yǎng)、使用和管理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和執(zhí)行的組織紀律。毛澤東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強調“選拔德才兼?zhèn)涞娜诉M班子”;習近平多次強調“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不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將古人治國的智慧和經驗融入自己的治國理政之中,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人才強則國強,人才興則國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把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中華大地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女子在公廁被毆打,質疑“衣著暴露”令人寒心
陳立:悟道小雪“節(jié)氣” 涵養(yǎng)恢宏“氣節(jié)”
周志宏:“防疫期間聚眾賭博被辭退”的警示
安陽一公司再次發(fā)生火災,安全生產成了耳邊風
殷建光:為卡塔爾世界杯的“中國元素”自豪
廖衛(wèi)芳:醫(yī)院設“陪護睡眠艙”體現人文關懷
美容儀變“毀容儀”,愛美別毀了容顏
郭喜林:如何讓我們活出人樣來
許華凌:“小標點”凸顯“大問題”